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,为解决资金成本问题,降低用资成本,往往选择上市途径。而上市往往会遇到上市地点选择的问题,那么企业上市地点选择及准备工作有哪些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企业上市地点选择及准备工作目录
企业上市地应该如何选择
企业上市准备工作有哪些
企业上市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区别
企业上市地应该如何选择
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。
企业选择上市地需要立足长远,既是选择交易所也是选择股东,适合自己的股东群体将使产业发展与资本增值相得益彰。企业在选择上市地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:
(1)是否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,包括产品市场、客户、品牌形象、企业与拟上市地国家(或地区)业务的关联度;
(2)公司的信息半径,一般而言,公司的信息半径与产业、客户等有关,如国外一般投资者对中国的非网络业的企业的认同度较低;
(3)上市标准的差异,国内外上市标准差异较大,国内市场中小板与创业板也有不同的定位,因此足够了解拟上市地的游戏规则并符合企业上市要求显得很重要。其中包括对公司治理的适应,如根据萨班斯法案,美国对中小企业也提出很严格的治理要求,企业因此会付出更多的成本;
(4)一级市场的筹资能力、市盈率水平、二级市场的流通性、市场活跃状况、后续融资能力;
(5)上市成本,包括初始上市成本与后续维护费用;
(6)上市时间与进程;
(7)地理位置、文化背景、法律制度等;
(8)政府的有关政策。
企业上市准备工作有哪些
1、上市前财务准备工作;
2、上市前财务尽职调查 、收入及利润确认;
3、上市前账务、税务筹划、旧帐清理;
4、如何有效募集更多资金;
5、如何设计可持续增长的财务业绩模式;
6、会计准则与信息披露制度安排;
7、企业上市改组中需关注的会计审计问题及解决方案;
8、上市过程中的财务筹划与财务分析;
9、如何进行企业估值及确定发行价。
企业上市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区别
核准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,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禁止质量差的证券公开发行。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,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,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。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,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,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